沈逸尘一边四处收集能证明苏瑶清白的证据,一边努力在城中展露自己的才华。他频繁参加各种诗会,凭借一首首意境高远、辞藻优美的诗作,渐渐在文人墨客中崭露头角,名声也逐渐传开。一些达官贵人听闻了他的才华,开始对他另眼相看,时不时邀请他参加府中的雅集。
然而,林家主母却不为所动,她铁了心要将苏瑶嫁给李家公子,以此来巩固林家在城中的地位。她加快了筹备婚事的进程,只等良辰吉日一到,就将苏瑶嫁过去。
在林府柴房内,苏瑶在小丫鬟的帮助下,不仅每日能获取一些外界的消息,还偷偷藏了一些干粮和水,不至于被饥饿和干渴折磨。她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摆脱这困境,看着墙上自己挖的小孔,心中默默祈祷着沈逸尘能想出办法。
这天,沈逸尘受邀参加一位朝中官员举办的诗会。诗会现场名流云集,众人纷纷吟诗作画,好不热闹。沈逸尘站在人群中,心中却无心这风雅之事,他的脑海里全是苏瑶的身影。突然,他灵机一动,决定以自己和苏瑶的故事为蓝本,创作一首诗。
“春日初逢集市中,墨香四溢意相融。相知相惜情难掩,却遇风雨阻西东。佳人被困深闺内,我心忧思意难平。愿化清风拂苦难,携手共赴此生盟。” 沈逸尘声音洪亮,饱含深情地吟诵着这首诗。
在场众人听后,纷纷对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赞叹不已。其中一位年过半百的官员陈大人,尤为欣赏沈逸尘的才华和这份深情。他主动上前与沈逸尘交谈,询问这首诗背后的故事。沈逸尘见陈大人一脸和蔼,眼神中透着真诚,便将自己与苏瑶相识相知,以及苏瑶如今被林家主母刁难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。
陈大人听后,感慨万千:“年轻人,难得你有这份才华和深情。这林家主母也太过分了,婚姻大事,怎能如此逼迫。”
沈逸尘连忙拱手道:“陈大人,还望您能为我和苏姑娘做主。苏姑娘心地善良,才华出众,我们真心相爱,实在不愿被这无端的阻碍分开。”
陈大人思索片刻,说道:“我与林家主母的兄长有些交情,明日我便去林家一趟,帮你说说情。”
沈逸尘大喜,连忙跪地谢恩:“陈大人,大恩大德,沈某没齿难忘。”
与此同时,在林府柴房,苏瑶从前来送水的小丫鬟口中得知,林家主母已经选好了出嫁的日子,就在三日后。苏瑶心急如焚,她知道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。她想起自己曾在林府的藏书阁中看到过一些关于林家生意的账本,似乎有些问题。她决定冒险一试,若是能找到账本中的破绽,或许就能以此为把柄,让林家主母不敢轻易逼迫自己。
苏瑶趁着夜色,在小丫鬟的帮助下,偷偷溜出柴房,朝着藏书阁的方向摸去。一路上,她小心翼翼,躲避着巡逻的家丁。好不容易来到藏书阁,她在里面翻箱倒柜,终于找到了那几本账本。她仔细查看,果然发现了一些账目不清的地方,似乎是林家主母的兄长在生意上做了手脚。
苏瑶如获至宝,将账本藏好,准备找机会以此来威胁林家主母。
第二天,陈大人如约来到林府。林家主母得知陈大人来访,不敢怠慢,亲自出来迎接。陈大人寒暄几句后,便开门见山地提起了苏瑶和沈逸尘的事情。
“林夫人,我今日前来,是听闻你家庶女林悦和那沈逸尘的事情。我看那沈逸尘才华横溢,日后必成大器,你又何必棒打鸳鸯呢?” 陈大人说道。
林家主母脸色微微一变,但还是强笑着说:“陈大人有所不知,那沈逸尘不过是个寒门书生,我怎会放心将女儿嫁给他。我已经给她安排了一门好亲事,过几日就要成亲了。”
陈大人皱了皱眉头:“林夫人,婚姻大事,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。你这样逼迫她,恐怕会适得其反。”
就在这时,苏瑶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,她手里拿着账本,大声说道:“母亲,您若是执意要我嫁给李家公子,那我就将这账本的事情公之于众!”
林家主母看到账本,脸色瞬间变得惨白:“你…… 你怎么拿到这个的?”
苏瑶冷笑一声:“母亲,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吧。我与沈公子真心相爱,您若是成全我们,我便不会将此事说出去;您若是执意逼迫,那就别怪我不顾母女情分!”
林家主母看着苏瑶坚定的眼神,又看看陈大人,心中明白自己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。她咬咬牙,最终妥协道:“好,我可以暂时不逼你嫁人,但你必须与那沈逸尘断绝往来。”
苏瑶心中一喜,但她知道这还不够:“母亲,我与沈公子情比金坚,我不会与他断绝往来的。不过,只要您不再干涉我们,我保证不会将账本的事情说出去。”
陈大人在一旁说道:“林夫人,我看这事儿就这么算了吧。沈逸尘这年轻人确实不错,说不定日后还能帮衬林家呢。”
林家主母权衡再三,最终无奈地点了点头:“好吧,我暂时不干涉你们,但若是你们做出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情,我绝不会轻饶!”
苏瑶和沈逸尘得知这个消息后,欣喜若狂。他们知道,这只是暂时的胜利,但他们也相信,只要两人齐心协力,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,最终在一起……